釋淨耀

一、生平略記

淨耀法師俗名徐明輝,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出生於嘉義縣義竹鄉,家中世代務農。自幼生長在鄉村海邊,雖然物資並不充裕,卻能在大自然中,悠遊玩耍自得其樂,逐浪的日子,串成童年片片美好的回憶,無形中也培養出開闊、包容、自由不羈的性格。及長,因在校各項表現優異,深得老師及同儕的喜愛。可惜後與行為偏差的學生接近,為取得他們的認同,便跟著抽煙、嚼檳榔,也沾染吸食速賜康惡習。年少輕狂的脫序歲月,就在爭強好勇,遊走犯罪邊緣中度過。所幸一九七四年六月於世新大學(Shih Hsin University)編採科畢業,旋即入伍。在一次爬單槓比賽時,呼吸突然停止,被送醫療室急救後,總算拾回了寶貴生命,經過這次教訓,才真正體悟到毒品的可怕,於是痛定思痛斷絕一切不良惡習。這也是法師現在以宗教師,推動毒品防治及戒治工作的原動力。

師父常說:人熟無錯,每個人都有過去,曾經犯過錯,並不需要一直揹負著「錯」的記號。因為人都會隨著時空的改變而改變,知錯能改,就是一個新契機。此外,也因服役期間學習精神佳,履獲長官肯定,更因當年尚無電腦科技,文字的呈現均靠刻鋼板,經常自告奮勇的去刻字,所以練就一手好字。

退伍後在高雄做警政記者五年,並在年輕的心中期許自己儕身世界之林。記者生涯雖多彩多姿,但也看見不少社會底層的疾苦與不平,因沒有適當關懷與平等照顧的管道,而衍生的諸多社會問題。這也是影響法師日後,投入社會公益、慈善救濟、關懷弱勢的主要基石。

二、人生的轉捩點

民國六十九年在送母親返家的路上,歷經一場生死攸關的車禍,母親雖也身負重傷,肋骨斷裂,卻聲嘶力竭的要大家先搶救兒子,為此母親也延宕兩天就醫,以致造成日後的駝背,浩瀚的母恩永遠無以為報。在復原調養的病床上,瞪著蒼白的天花板,反而有著異常的澄明,往昔總總刀光劍影,如放影機般歷歷在目,因此反覆思量,生命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對生命起了另一層體悟,也就是要將自己有限的生命奉獻給人群,這也是此生中最重大的轉折。

重傷痊癒後,在一偶然的機緣中,認識一位佛門師姐,她送了一本佛教大悲咒,隨時背誦,也經常隨其寺院巡禮,當時常在發稿後,喜歡到寺廟走走或靜坐誦經,內心滿溢著難以言喻的喜悅,卻不知即是所謂的「法喜充滿」。

初學佛時對佛法沒有一點概念,對何謂三寶、佛門儀軌,幾乎完全不懂,只有跟著大眾起、跪、合掌、問訊。最初聽慧律法師演講,參加「八關齋戒」,都是懵懵懂懂,只聽懂了「過午不食」,於是開始每天力行過午不食,而引起長輩的關注,經慧律法師的解釋,才明白八關齋戒過午不食,只有到翼日的微曦出現時分。

有一天陪著剛喪子的乾媽,在高雄四處散心時看見一座「新超峰寺」,見到寺內的住持,才想到正是初學佛時,第一位供養的法師,由這因緣而皈依在能學法師的座下。皈依後依然忙著跑新聞,也參加八關齋戒,因此認識了學佛路上一直提攜、引導的尤師姑,在她的叮嚀中,一直維繫著修行的心,而免於週遭五花八門的誘惑。在她殷勤的灌溉中,因緣成熟,在與慧律法師深談後,更堅定出家的心意。

時值高雄元亨寺打佛七,好奇中去參加,遇見一位法師,那位法師說:「你欠我一件袈裟。」當時不明就理經他解釋方知,自己前世曾是出家人,但沒有修成,今生需再重修始恍然。在這因緣下便積極安排,準備真正走上出家之路。尤師姑建議跟廣化老和尚剃度,當時由於人緣頗佳,無論長輩、朋友都不捨踏上出家這條路紛紛勸阻。有一位結拜大哥說:「看你出家之心那麼堅定只要廣欽老和尚同意,我絕不再阻撓。」因為他最信服的就是廣欽老和尚。

於是一群人由高雄,漏夜趕往土城承天禪寺,清晨抵達時,老和尚已在廣場繞佛。於是趨前請教:「老和尚我想出家。」老和尚問:「你要跟誰出家?」我要跟廣化法師出家。老和尚說:「好!好!世界第一,世界第一。」

三、出家生活

    摒除萬緣後,在美濃雷音寺住約半年,廣化老和尚說:「要拜八十八佛大懺悔文,拜滿一萬拜才能出家。」既然一心想出家,自然是遵從師長的教導,當時除了拜懺,也一肩挑起常住的所有工作,體驗了鋤禾汗滴的辛苦,以及修補道路,種植樹木,綠化環境。於一九八二年,披剃在廣化老和尚麾下,法名「淨耀」,取其「光耀淨土宗」之意,迄今已三十一年。一九八四年五月自「南普陀佛學院」畢業,後追隨印順導師學習,三年後因導師身體不佳無法教學,及其他同參道友的影響,遂決定去結夏安居。能親近印順導師是非常難得的,我竟在緣生時不知珍惜,緣盡之後想要再跟他學習,這因緣就已過去了,損失的是自己。他是一位嚴師,教導嚴格,當時年輕受其斥責,時常不以為然,此時想親近已無此緣。

在以「戒律森嚴」聞名的師長,和人云:「猶如一本活字典」的印順導師,兩位長老諄諄教誨,及佛法的薰習之下,立志師法普賢菩薩的大行、地藏菩薩的大願,期許自己以「淨治身心、弘揚正法、饒益有情」為己任,做一個「荷擔如來」,挑著佛陀慈悲與智慧,遍灑甘露真理與情義,使世間每一個黑闇角落,普受法益而離苦得樂,從自利利他中完成道業。

四、監獄教化機緣

1986年,應警備總部之邀至各管訓隊,施行宗教感化的機緣,揭開監獄教化工作序幕。足跡踏遍全國大小的獄所,二十七年的漫長歲月,堅持不輟也樂此不疲。主要導因是自己過往年少的一段迷失歲月,也因輔導中目睹許多年輕人,由於無知與衝動而誤觸法網身陷囹圄,不禁感慨良深。這種現象無論是對國家、社會、家庭或受刑人自身而言,都是一種沉痾。乃決定奉獻「過來人」的心境,設法誘導這些大多數,無法獲得社會接納的邊緣人。

(一)唯一跨足警政、司法、軍監的心靈導師

民國七十五年,因為接受警備總部的邀請,協助到東部的太原第三職訓總隊、東城第四職訓總隊、沿灣的第二職訓總隊、坪林的第一職訓總隊,最後是綠島的職訓總隊。那時候是屬於警備總部的時期,都是針對流氓的感化教育。在綠島我們把來自各地方的角頭老大,帶去打佛三(念佛三天),當時警備總部司令陳守山上將,還親自去看,他心想:「這些都是獨霸一方的黑道人物,卻能依宗教人士的口令,跪拜、誦經,沒有絲毫的反抗,為什麼宗教能有如此的力量?」當時司令感覺,宗教感化教育的效果會比較顯著。

在太原職訓總隊協助時,是宜總隊長負責,後調任感訓處的處長。當時因為新收隊隊址,之前是個刑場,經常有靈異現象發生。其中有一個床位,只要有剛收進管訓的人被分配到,晚上睡覺就會無緣無故的,被抬起來丟到旁邊去,這種現象,讓管理單位非常困擾。我們去了以後,宜總隊長拜託我們幫忙灑淨、祈福、超度,也安排管訓隊約三千人集體皈依。說來也很奇怪,當灑淨完了以後,所謂靈異現象就沒有再發生了。

從這樣的過程中,警總已發現宗教對作姦犯科的人來說,有相當強的教化力量。這大概有三年左右的時間,到了七十七年之後,又跨足司法監獄,到全台法務部所管轄的司法監獄巡迴教化。這樣持續到八十六年,因發生桃園劉邦友縣長官邸血案、以及民進黨社運部主任彭婉如女士命案、接著白曉燕命案,這三個重大刑案震驚了社會,輿論嘩然,引起幾萬人走上街頭。

那個時候,李登輝總統邀請各界專家學者,其中包含我這宗教人士,到總統府茶敘,總統徵詢我們對於社會治安的看法,希望我們集思廣益提供意見。也因這樣的因緣,被李總統親自邀請參加,總統府主辦的「社會治安咨詢會議」。這個會議是在警政署舉行,當時警政署長是姚高橋先生,姚署長因劉邦友縣長命案,幾年一直無法偵破也黯然離開。當時內政部長是葉金鳳女士、教育部長是吳京先生、法務部長廖政豪先生、國防部長蔣仲苓先生;蔣部長問我:為什麼只有為法務部做教化,而國防部沒有?我報告部長說:國防部管轄的監所,沒有軍方的同意我不能進去。於是蔣部長說:我請你。回去後就交代總長室一位中校連繫安排,因此八十六年我又跨足到軍方的所有監所,做教化的工作。

陳水扁執政的那段時間,我被以司法人權的法師名譽,邀請擔任三年總統府人權咨詢小組委員。那段時間(一九九○年),發生震驚社會的蘇建和、劉秉郎、莊林勳「結夥強盜、強姦、殺人」等罪,宣判死刑的重大刑事案件,我為這三位死刑青年奔走,這事件在二○一二年八月,也確實證明了他們的冤情而得平反。所以大家也知道我雖是做教化,但是若有冤情時也會幫忙奔走。

(二)從什麼角度了解受刑人的想法

監獄輔導除了集體教化,也有做個案的輔導,像過去劉煥榮,我前後輔導陪伴四年之久,因為要忠於他的信仰──基督教,所以他說「師父你的恩情,我來生再報」。陳進興是土城看守所請我去作個案輔導,當時他也不知道我是誰,態度很傲慢,在慢慢引導他願意開口之後,他的態度已經完全轉變,還帶我到他的舍房,我看他在看西藏度亡經,從他看的書就知道,他雖然受洗了,但是他卻對死亡的問題產生恐懼。我跟他更深入多聊之後,他說:「如果人生可以從來,他要好好讀書。」

人往往是要走到了最後,才知道讀書之可貴。很多年輕人不懂,不讀書又沒有管理自己的能力,會為自己未來,埋下痛苦跟炸彈。整個事件中他認為,因為白女士黨政關係好,因此他覺得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我跟他說,凡事都需就事論事,如果白女士對不起你,你只能找白女士本人,不能找她女兒做替代,於情於理你都完全不對,沒有立場。與她相依為命的女兒,你用殘忍手段剝奪了她的性命,情何以勘!如果角色互換,你又該當如何呢?所以你沒有權利去恨白女士,唯有真心的懺悔,祈求白女士的原諒。第四天在板橋地院,他當庭跟白冰冰道歉,只是因為白冰冰喪女之痛,一時無法撫平,所以沒有接受他的道歉。

我再舉一個在土城看守所,曾輔導的個案做例子。刑事案件都有三審,三審定讞之後就準備執行,通常會有一個執行前的輔導。有一位青年,二十六歲,姓廖,家住三重。我第一次去看他的時候,他沒有理我,他隔天晚上就要執行了。正好隔天白天我去看守所上課,上完課我又去看他。他看到我去,就像洩洪般的侃侃而談,我問他為什麼昨天都不理人,而今天話這麼多?他說:第一心情不好;第二並不認識我;第三阿嬤叫他不要講話。我又問他:為什麼今天會說這麼多?他說:「我昨天拒絕你,你會再來表示你是有愛心;另一方面,我再不講就沒機會說了。」他希望藉由這個因緣,把心中的痛傳播給年輕人,以此為鑑,不要步其後塵。

他說,父母不懂孩子內心的痛和需求,他生下來就沒見過父親,跟著奶奶、媽媽、哥哥,四個人相依為命。哥哥犯案被判無期徒刑,關在台中監獄;媽媽為了家計在外工作,很少回家;奶奶也因隔代教養不知怎麼待他。當他讀小三時學校有活動,別人都是有家人陪伴,或是有親人接送,他卻永遠是孤伶一人。所以同學們,會童言童語的問他是不是孤兒。他因自己的遭遇已經滿懷自卑,再聽到這些話,內心產生了極大的反感。當時最大的願望,就是媽媽能陪著到學校,別人就不會說他是孤兒了。所以他一直期待著媽媽回來,難得等到一次,他問媽媽可不可以陪他到學校一次?媽媽說:孩子啊!媽媽這樣辛苦賺錢都是為了你,你要好好的讀書。他說:「當媽媽這樣回答的時候,他心已涼,大人只會說自以為是的話,根本不知道也不關心,孩子真正需要什麼?」

在小四的時候也因為心情不好,同儕引誘開始接觸到毒品,吸食安非他命,也因為吸毒,慢慢的人格變了,所需要的費用也增多了,沒辦法有時候就去偷去騙,甚至於為了滿足需要也去販賣,在沒有任何適當的支持與協助的環境中成長,心中充滿了矛盾與痛苦,對毒品也愈加依賴。

後來,他結識了二個臭味相同的朋友,其中一個希望交到女朋友,但因為吸毒產生的臭味讓他交不到。在他們相繼出事的這一年,這朋友告訴他,三洪道有一個女生很漂亮,一直在跟他招手。連續講了三天後,他獨自走入淡水河,一一九來打撈時,已經成了冰冷的屍體。其實這是因為吸毒,已中度中毒,產生了看到女生的幻覺。隔一周,另一個朋友,他希望能夠去遨遊世界,竟然在三重十二樓的樓頂,學科學小飛俠去遨遊世界,往下俯衝,飛阿飛就變成血肉模糊,悲慘的結束人生。

這二個朋友相繼走了之後,他心情更跌到谷底,回到家阿嬤不在,感覺落寞孤伶的一個人,就吸了毒順便喝了一碗米酒,躺在沙發上,電視陪伴著等奶奶,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奶奶一直沒回來。等到一點多,也因中樞神經奮劑作祟睡不著,就到外面遊蕩。早期的三重,暗巷空屋很多,2點多的時候,在暗巷看到一個留長髮的少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竟然用手打破玻璃,手抓著玻璃尖,快步的追上去,從後面攻擊少女,把玻璃插進少女的咽喉,再把玻璃拔出來,少女的血是用噴的,氣管斷了食道也斷了,少女很快就倒地了,然後他拉著少女的腳,拉到一間空屋裡放下就回家了。他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做這種事,這就是毒品對他腦部產生的傷害。

回家後也睡不著,一樣看著電視,少女被殺的新聞播報出來,就在家裡躲了一個多禮拜。毒品沒了就出去買回來吸,又在凌晨2點的時候出去遊蕩,一樣是在暗巷看到一位中年男子,他用同樣的方法去攻擊,因為是男子所以比較有力氣,廖姓青年抓著玻璃的手被刮傷了,玻璃就留在咽喉上。那個男子很快也倒下去了,他慢慢的把男子的屍體拉到空屋的2樓,裡面正好有流浪漢留下的棉被,他拿棉被蓋上屍體就回家了。

隔天他帶著一把菜刀回到案發地,把棉被掀開,看到男子2個眼睛瞪著他,死不瞑目。他一巴掌打向男子說:你為什麼要瞪我,越想越生氣,菜刀猛力往他咽喉切過去,因為用力過猛,男子的頭被坎斷之後還在地上旋轉,眼睛依然是看著他。恐懼中他開始肢解男子,就在那裡烤人肉BBQ,因為煙很大鄰居跑去報警,因此而被捕。

被捕之後,關在土城看守所的獨居房,獨居房是沒有燈光的,他在裡面等待審判三、四個月,那個少女都沒有去找他,但那個男生每天都去找他,而且是每天固定時間,來的時候只有那顆頭來,眼睛瞪著對他說「還我命來,還我命來」!他每天受到這種恐怖的煎熬,嚇到尿失禁,經過這煎熬後,他決定自我放棄,開庭的時候當庭承認我殺了2個人,就如願以償的被判了死刑。

他自訴二十六年的歲月,完全是處在痛苦之中,從家庭的不圓滿,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懷,在學校被譏諷為孤兒,又因交友不慎接觸毒品,整個人格改變,最後不知道為什麼去殺2個人。他把自己的遭遇告訴我,就是希望經由我的轉述,能喚醒天下的父母親,多用心瞭解子女的需要是什麼,同時也期待天下的所有青年朋友,能接受他最後的一點關懷,不要吸毒,不要重蹈他痛苦難堪的一生。

(三) 從什麼角度去看毒品泛濫

在監所輔導看到毒品犯罪愈來愈多,吸毒不是年輕人的專利,各級人士都有。有企業界,因生意的壓力;有公務人員包括警察、軍人,藝人因環境或拍戲熬夜,需要提神,有時候抵抗不了壓力,很容易就陷入,看到種種現象我們是非常的不捨。我想人生的旅程中,青少年未來的人生路是比較長遠的,青少年的可塑性比較高,如果青少年能保護自己,不要因無知而傷害自己的話,未來他就可以成為國家的棟樑,也能活的快樂。所以我選擇到校園做法治教育,和反毒宣導,這是預防教育。

在很多成人輔導中,也常聽到他們說:我年輕時不懂事,一次犯罪,二次犯罪,把父母對他的愛心與耐心給傷了,不但父母對他們失去信心,甚至都會怕他們,因為吸毒之後,對人體中樞神經造成傷害,在腐蝕一段時間後,性格丕變,易怒且無法控制,跟本不管你是父母或親人,照打可能照殺,很多的悲劇就因為這樣產生了。所以這社會隱藏著「一人吸毒,一家受害」,因為都不敢讓外人知道自己子女吸毒。

我察覺到這個日益嚴重的問題,我覺得我不能學駝鳥,好像事不關己,認為反正是協助政府,到監獄做輔導教化,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很遺憾的是我這個人也自不量力,就試著傾畢生的精力,協助政府關懷毒品的問題。著重於如何讓大眾認識毒品,而不去吸毒;對已經吸毒的人,如何幫助他走過毒癮。吸毒者遍及各行各業及各個年齡層,所以輔導從學校到監獄,始終如一的進行。輔導期間像劉煥榮、陳進興、卓長仁,及重刑犯楊雙伍、蘇建和等,黑道上響叮噹的人物。雖然其中有些人難逃法律制裁,但是最起碼在臨命終時,內心是平靜的,也算種下一顆,未來得度因緣的菩提種子。

另外也是因為這條路已走出心得,走出真正屬於自己的方式。過程中,亦曾思考聖賢們所說:「人性本善,或者人性本惡的問題。」如果一個人「性本善」,就不容易變壞;假使「性本惡」,就沒有變好的可能,因為本來就是惡,如何有可能變好?這個觀點,是從佛法中逐漸領悟到,釋迦牟尼佛說:「人性是中性的。」因為中性,所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這顯現了一個道理,什麼樣的因,必有一個什麼樣的緣。這個緣就是環境,環境的因種,才會使這個緣開花結果。每一個人都具有善、惡的種子,在這一期生命旅程中,因著每一個人不同的遭遇,就會有不一樣的現象。

佛陀是覺者,是人格圓滿者,所以真誠的期待經由佛法,劃破一切眾生的無明黑暗,走出心靈的煩憂及痛苦,活出尊嚴並提昇自我的素質,重建受刑人正確的人生觀。

五、理念的落實

這是一個美麗的期待,然而光只是期待,永遠是很浮面的、不實際的。站在宗教人士的立場,不應當永遠做這種空中樓閣的期待,所謂坐而思,不如起而行,應當真正去落實成為事實,才是正確之路。依如佛陀告訴我們要「解行並重」,只有解還不夠,更需要行。所以不停的奔走,希望能蒐集更多的資訊,累積更多經驗,以期能站在佛教的立場,為社會大眾做出一點入世的實質關懷。

因此法師將生命事業劃分為二:

  •  

        (一)個人方面

            1.所謂「出家無家處處家,出家無親處處親。」若以「天下為

              家」「一切眾生為親」的弘觀角度來看,何處又不是我的道場

              呢?我希望在人人心中建立道場,使每一位有緣人,在聽聞佛

              法之餘,能思惟產生「正知、正見」讓生活自在。進而淨化心

              靈。走出被葛藤障礙的人生,轉迷為悟,離苦得樂,朝著圓成

              菩提而走,才不失身為佛弟子的修行人應有之風範。

            2.弘法足蹟踏遍全球,包含香港、中國大陸、日本、新加坡、馬

              來西亞、緬甸、斯里蘭卡、菲律賓、印尼、印度、美國、加拿

              大、紐西蘭、澳洲、法國、巴西、阿根廷、尼加拉瓜、瓜地馬

              拉、多明尼加等地,深獲當地大眾肯定支持。

            3.在世事紛擾,人心浮動的現代,能有機會歡喜的、安心的聽經

              聞法,是幸福也是福報,因為佛法能引領走出內心的黑暗,而

              有智慧了解人生真正的意義,為弘揚佛教的理念,除了書刊、

              錄音帶、CD,等做為推廣,更有電視弘法,藉著媒體無遠弗

              屆之力,傳播法音,期待大地有情,早日覺醒,了悟生命的價

              值。

            4.2008年榮獲斯里蘭卡肯蘭尼雅大學頒發「博士學位」。

            5.2011年榮獲泰國國會眾議院宗教藝術文化委員會頒發「金剛

              獎」及「佛教傑出貢獻獎」。

            6.2013年3月13日被星雲大師親點為臨濟宗第49代傳人之一。

            7.各項法務要職請參閱附錄歷任、現任職責表。

        (二)群體方面

            1.社會大眾

              發揮佛陀大愛精神走入人群,秉持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之胸懷

              行利濟眾生的菩薩道。由兒童到老人,再至臨終關懷、僧伽團

              體的醫療,以及監所受刑人的輔導,乃至於反毒宣導、毒品的

              戒治等等,每一個層面都是努力推動的方向,更是終身職志。

              也以成功不必在我的理念,希望結合更多的有志之士,為淨化

              人心,建構人間淨土的工程,不斷前進。

          列舉如下:

No.

年   份

成 立 單 位

目  標  箴  砭

1.

1989年

中華佛教

青 年 會

希望青年們因為參加佛青會的活動,而

種下學佛因緣,並培養僧青年,成為佛

教的中流砥柱。自1992至1997年連續獲

內政部頒發「全國績優社團獎」,行

政院頒「教化有功團體」與教育部頒教

化有功團體。

2.

1990年

12月

財團法人淨化社會文教基金會

期能改善社會風氣,淨化人心,促進社

會祥和。並關心社會的弱勢族群,以及

中輟生和深陷法網的青少年。並配合政

令全國巡迴宣導,提倡勇敢拒絕毒品、

預防毒品入侵、毒品戒治,協助親職

教育、脫困、資源提供、轉介等重任。

屢獲政府頒獎褒揚。

3.

1990年

中華單親家庭協會

關懷弱勢失婚婦女及單親子女之成長

因為多數行為偏差的青少年,來自於單

親家庭,唯有多予適切關懷與支援,才

能預防步入歧途。

4.

1991年12月

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有鑑於民國62年公布施行的兒童福利法已不適於現今的社會,79年底與林志嘉等數位立委及關心兒童的各界人士、相關團體, 共同組成「兒童福利聯盟」,著手進行修法工作。在進行修 法的過程中,各方均認為應成立一永久性組織,以長期致力於兒童福利工作的推展:「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於80年12月誕生。

5.

1992年

台北市佛教

觀音線協會

期以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精神,透過電

話音聲,以佛法撫慰受挫人心,得身心

自在。

6.

1993年

台北普賢講堂

  •  
  •  
  •  

7.

1993年

中華佛教

音樂推廣協會

從雋永的佛教音樂,洗滌心靈,美化氣

質,讓身心回歸原本清淨無染的自性,

感受生命的莊嚴。並多次與內政部合辦

「梵音歌聲傳十方」演唱會,至世界各

地及監所巡迴演唱,深受各屆好評。

8.

1994年

蓮花臨終關懷

基金會

有鑑於末期病人,多數得不到適切照

顧,嚴重影響善終品質,為喚起各界對

重症末期病人的支持與關懷,推動人性

化醫療服務,用愛與尊重來幫助末期病

人及家屬,無憾且泰然走過生死大關。

9.

1998年

10月

台中普賢講堂

為使中部信眾同霑法益,每星期固定前

往台中做佛法開示。

10.

2000年

9月

接任慈法禪寺住持

上達下智和尚捐贈做為慈善事業

11.

2000年

9月

中華佛教普賢護法會

輔佐「淨化社會文教基金會」推動入監

關懷、教化及矯治受刑人工作、並深入

高風險家庭,從事家庭功能重整、親子

教育等等協助、關懷之重責。

12.

2008年

5月4日

少年福利機構

(中途之家)

普賢慈海家園

2004年慈法禪寺原址興建做為「淨化

社會公益志業」統籌地。2008年5月

24日啟用,一樓為「淨化社會公益志

業相關單位」辦公室,二至五樓為「少

年福利機構(中途之家)普賢慈海家

園」,六至九樓為心靈淨化中心「慈法

禪寺」弘揚正法,心靈歸宿。

         2.關懷僧眾

           (1)1990年成立「普賢中醫診所」

              基於「敬老」,不忍孤寡無依的老人受病苦煎熬,對於低收入

              戶及出家人一律施予醫藥與義診。

         (2)整合齋僧組織

              於2004年11月成立「中華國際供佛齋僧功德會」。任職理事長

              七年,2012年卸任後擔任大會永遠主席。

              台灣佛教蓬勃發展,信眾熱忱護持,早期齋僧並沒有特定的組

              織,因此在運作上,容易產生疏失。在信眾的殷切期盼下,法

              師乃承擔擘劃一個專業且透明化,永續經營的組織,目前已蔚

              為海內外佛教盛事。

              除了針對國內外前來應供僧眾,及佛學院僧青年之培育,更為

                 了促進人類融和,發揚慈悲友愛精神,也將齋僧資源充分發揮在較清苦的

                 國界,諸如:大陸、印度、泰國、緬甸、斯里蘭卡。尤以緬甸

                 自95年起,每年都親臨或委請三力法師,供養袈裟、齋食、襯金,以及撥

                 功德金做為每日供僧基金。

二、社會公益志業(法治教育、反毒宣導)

         台灣雖然創造了經濟奇蹟,物資生活各方面,雖然顯著的改善提升,但精神生活確是空洞的,以致社會問題層出不窮。像教育問題、家庭問庭、青少年行為偏差問題,這些問題都有其關連性。如果教育能在法治、兩性、人文藝術方面均衡發展,再由宗教提昇道德與人格, 淨化身心靈,必能減少犯罪。目前造成社會治安亂源的主因是:(1)毒品氾濫;(2)犯罪比率日增;已成為嚴重影響社會的隱憂與毒瘤。有鑑於此,落實法治教育,預防青少年犯罪及輔導犯罪青少年更生,是當務之急。

1.1990年12月,為改善社會風氣,結合了專家學者,發起成立「財團

  法人淨化社會文教基金會」,期能淨化人心,促進社會祥和。其方

  向分為:

(1)反毒教育宣導:

與政府相關單位合作,進入國中、小學至高中大專院校等校園,舉辦「校園反毒宣導教育」;並與教育部軍訓處及各縣市教育局、校外會等合作,培訓校園教師、教官、訓育組長成為校園反毒宣導種子;並將反毒教育深入社區,透過社區志工、社團成員、警察局志工等等資源,配合予以協助培訓,擴大反毒宣導教育的層面。

(2)訓練認輔志工團隊:

目前共有三個認輔志工團隊,其中有兩個志工團隊已屹立十二個年頭,去年加入第三個志工團,每週進入少觀所及少年輔育院從事心靈輔導及關懷服務。

(3)高風險家庭支持方案:

自九十六年三月起,於台灣台北監獄、土城看守所、新店戒治所、台中監獄、台中戒治所進行「家庭教育支持方案」,協助受刑人認識自我、充實自我、價值觀及人格重整、了解家庭之重要性、改善與家人間的洪溝及關係重建,讓受刑人及家人重拾溫情及讓彼此間之身、心、靈有所依歸,早日去惡向善,同時讓受刑人家屬遠離痛苦陰霾、家庭功能得以重整等服務。

(4)少年福利機構「普賢慈海家園」:

於98年5月4日正式收容,以家庭遭逢變故或缺乏家庭教育功能而有社會適應困難、行為偏差傾向或刑滿出獄之年滿十二歲至未滿十八歲之男性少年為服務對象。提供保護安置、生活教育、心理輔導、行為輔導、生命教育、課業輔導、職業技能教育、生涯輔導、文康育樂活動、社區服務、法治教育、醫療保健及家庭訪談等。依青少年身心發展歷程,提供生活性、教育性、學習性之生活規範養成、就學及就業方案,以連結社會資源、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及環境,建立個人學習的新契機。學員出園後,進行追蹤輔導及關懷,以確保良好社會及家庭適應之發展。

(5)青少年、受刑人返家輔導計劃:

建構家庭服務網絡服務模式,協助「青少年、受刑人家庭」,給予關懷、支持、紓困,幫助青少年回歸原生家庭、回歸校園就學或就業,以建立健康家庭與和諧社會為目標。

(6)大同社區大學:

成立於90年7月1日,提供市民終身學習的環境,讓民眾透過多元化學習,型塑新觀念,不僅個人終身學習受益,而且強化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增進達成公民社會的目標。 

      2.1998年,受邀到美國佛羅里達洲、巴西、阿根廷等各處弘法,期間看

        到墨西哥監獄運用Criminon (無犯罪)計劃來做戒治工作,發現有無

        參與戒治計畫的受刑人,成果有如天壤之別。另外,參觀美國猶他洲

        的第四感化院,也見到相同的成效。

        凡是參加這項戒治計劃的受刑人個性轉為活潑開朗、主動積極,心情

        也很明顯變得愉快。最重要的是他們不再怨天尤人,而是知道反省檢

        討。反觀沒有參加這項戒治計劃的受刑人,看起來很木訥意志消沉。

        同樣一個受刑人,經過這樣的戒治過程,後完全判若兩人。乃向當時

        的法務部廖正豪部長報告,最後決定先從台北監獄試辦。Criminon計

        劃剛引進台灣之初,委由  淨化社會文教基金會的「新生活教育中

        心」執行(現正式獨立成為「無犯罪促進會」。)目前榮任中華民國

        無犯罪促進會榮譽理事長。

       3.2000年9月9日成立「社團法人中華佛教普賢護法會」,輔佐「淨化

         社會文教基金會」推動受刑人輔導、矯治教育、反毒宣導等各種公

         益活動。

         (1)入監教化、關懷受刑人:

對象是台北看守所、台北監獄、台北少觀所、桃園少年輔育院、新店戒治所、台中看守所、台中監獄、彰化少輔院等,進行心理諮商、法律諮詢、宗教輔導與家庭教育之工作,希望能讓收容人從「心」開始,認清自己,進而與家人及社會重新建立起信賴關係。希冀它日不再重入牢籠,獲得重生。

               (2)少輔院認輔及關懷陪伴:

民國90年開始分別於台北、台中兩地培訓認輔志工進入全省2所少年監獄,桃園及彰化少年輔育院,進行認輔陪伴工作,民國93年擴大認輔領域,積極培訓認輔志工,至今共計三團計約50名之多,並將認輔領域除原有之少輔院外,再增加台北、台中少觀所進行個案認輔工作。

(3)更生青少年返家服務(追蹤關懷)

協助從桃園及彰化少年輔育院、台北、台中少觀所,矯正期滿離院之青少年,得以順利返回原生家庭、適應社會或獲得良好安置,找到生活的重心及價值觀之改變,使其得以順利重新就學或就業。

       4.2008年5月4日淨化社會文教基金會附設少年福利機構

        「普賢慈海園」啟用收容

          台灣在歷經經濟奇蹟及全球經融風暴後,在得與失之間,產生極度的壓力與挫折,社會人文產生了急遽的變化,尤其家庭結構,父母往往忙於事業,而忽略了親子間的互動與溝通。

自75年起從事監所教化,校園輔導工作,長久以來深感身陷法網的青少年,多數因為學習與成長環境沒有正確的引導,以致人生觀、價值觀偏差。又因身心沒有得到適當的矯治,無法適應正常的社會生活,在誘惑中不斷游走在黑暗角落,深陷罪惡之中,每思及此內心總有莫名的悵然。

反觀自身,既已出家修道,當感佛恩及師恩,故願以清淨無著的「出世」心念,行難行難忍的「入世」悲志工作。因此決定創建一所中途之家「普賢慈海家園」,收容家庭遭逢重大變故、或有心悔改的青少年,讓他們在以愛為基石的環境中,克服情緒及心理障礙,回歸常態教育;或者習得一技之長,重新立足社會;重整生命再次啟航。

雖然興建家園的構想已有多年,卻因沒有土地、沒有錢,始終無法付諸實現。直至民國八十九年九月二十日,達智法師將土城慈法禪寺交付。而土地所有人,已故陳阿海老先生遺眷,亦因認同淨耀法師之理念,於八十九年十二月十五日,簽訂土地捐贈協議書,捐贈給淨耀法師成立之「淨化社會文教基金會」,做為社會福利機構使用。

       在此殊勝因緣下,開始積極籌備「普賢慈海家園」之興建,九十一年六月三日經台北縣政府核准設立;並於九十二年四月二十九日完成土地過戶手續;七月中旬提出建照申請。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舉行奠基大典,十二月正式動工開挖興建。歷經金融風暴艱困的五年,終於在十方信眾、及社會各企業團體不遺餘力的讚助中,聚沙成塔,於九十七年四月部分啟用,前後共十年的整治時間。

      「普賢慈海家園」共十層樓建築,是整個公益志業體系運作地點:

一樓:淨化社會文教基金會暨中華普賢護法會辦公室。

二至五樓:青少年福利機構使用,包含視聽教室、圖書室、輔導

          室、技藝室、宿舍等現代化設備。

   六、七樓:華嚴聖殿,供奉釋迦摩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韋

               陀菩薩、伽藍菩薩及地藏王菩薩,以及兩側「千佛區」

               供奉小尊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是「慈法禪寺」帶領

               信眾共修及法務、法會場地。

 八樓:「藥師琉璃世界」四周為藥師如來萬佛牆,中間設有藥師塔

         及五方佛,四支柱上繪有藥師七如來、八大菩薩、十二藥

         叉等供人在此淨治身心。

 頂樓:供奉斯里蘭卡僧王贈送之「佛陀舍利塔」,並以佛遺教經牆

       嚴飾,淨耀法師親提經文於花岡石上,莊嚴無比。樓頂規劃

       配戴「毘盧帽」下設一對「佛眼」象徵毘盧遮那佛之雙眼,

       慈愍十方眾生,中置法輪象徵法輪常轉,帶領眾生袪除煩

       惱、業障,了脫生死。

六、人間佛教的行者

     太虛大師在民初倡導「人生佛教」,後由印順法師星雲法師等近代法師,從其思想中繼續演進、推廣,而成為現在的「人間佛教」。

佛出生、成道、說法、入滅,都在人間,是真實存在過的人物,而非一位虛構的神祇。佛所說法,並非虛幻而不實際的,很多的道理即使是相隔兩千五百多年的現代,依然是生活中最好的規臬。梁啟超先生說:「佛教之信仰是智信而非迷信,是兼善而非獨善,是入世而非厭離。」悲智雙運的佛教,能讓人認識自己,明白人生責任,進而建立理想的人生。因為佛教之理想並非寄託於空想,而是實現於現實世界,絕不是刻板、錯誤的出世、避世思想。所謂「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覓免角。」所以,人間佛教注重入世;重視利他而非自利;更注重照顧弱勢族群。

古人云:「知責任者,大丈夫之始,行責任者,大丈夫之終。」法師是一位接受佛化教育,又把佛法內化發揮淋漓盡致的行者。用慈悲心,盡半生之力以實際行動去饒益眾生。雖然深知對社會邊緣人的「人生重塑」,是一件重大永續傳承的工程,需要長期的奮鬥、努力,仍然放下個人的成敗得失,毅然以「佛陀心、普賢行、地藏願」的無畏精神,為佛教努力,為人群服務。這是一種「利他」思想的表現,也是人間佛教的力行者。

佛教是覺悟的教育,從自覺中啟發潛在的智慧與力量,法師常說「人的生命有限,如何豐富生命做無限的運用,才是真正值得思考的事。」每一個人生存在這世上,身上都揹負著一部屬於自己的歷史,師父善於轉化生命,運用生命,將情與義揉合於言行,將生命價值發揮至極致。是一位擁有愛心、慈悲心及智慧的長者,就像蠟燭一樣燃燒自己照亮世間,對受刑人的關懷照顧,真可謂人間菩薩。

淨耀法師畢生致力於毒品防治的宣導及戒治,與社會公益事業的推動,深獲國內外各單位的 

肯定,獲頒各類獎項。 

 

No.

年  度

獲    頒    獎    項

1.

1997年

榮獲法務部「法治教育宣導有功獎」

榮獲教育部「86年度教育有功個人獎」。

榮獲教育部「教育文化三等獎章」。

2.

1998年

榮獲世界和平基金會頒「和平大使獎」。

3.

1999年

榮獲公益團體服務協會「第一屆國家公益獎」。

榮獲 全國好人好事 八德獎

4.

2000年

受聘總統府人權諮詢小組委員。

5.

2001年

受聘總統府人權諮詢小組委員。

6.

2002年

榮獲行政院「反毒有功個人獎」。

受聘總統府人權諮詢小組委員。

7.

2003年

受聘總統府人權諮詢小組委員。

8.

2004年

受聘總統府人權諮詢小組委員。

9.

2006年

榮獲教育部「反毒有功個人獎」。

擔任教育部「高中職校藥物濫用防制師資培訓班」講師。

10.

2007年

擔任教育部「高中職校藥物濫用防制師資培訓班」講師。

受邀擔任教育部「春暉專案諮詢小組」委員。

11.

2008年

擔任教育部「高中職校藥物濫用防制師資培訓班」講師。

擔任「行政院第二次毒品防制會報」委員。

擔任衛生局「台北縣毒品危害防制中心

12.

2008年

榮獲斯里蘭卡肯蘭尼雅大學頒發「博士學位」。

13.

2011年

榮獲「社教公益個人獎」

14.

2011年

榮獲泰國國會眾議院宗教藝術文化委員會頒發「金剛獎」

及「佛教傑出貢獻獎」。

15.

2012年

榮獲「全國反毒有功團體獎」

16.

2012年

榮獲 觀護協會第十一屆 『金舵獎』

17.

2014 年

榮獲緬甸政府頒【大正照法光法師】

18.

2015 年

榮獲世佛聯頒發第二屆【世界佛教傑出領袖貢獻獎】

19.

2015 年

當選第十三屆新北市佛教會理事長

 

法師認為得獎雖是一樁喜悅的事,但也只是過程中的一小站,長年來看到許多社會陰暗角落的疾苦與晦澀,一種不忍眾生苦的情懷油然而生,所以最終的目的,還是期望能拋磚引玉,喚起社會大眾正視毒品氾濫、道德淪喪等問題,而能共同掃除社會黑暗面,人人自覺共創人間淨土。

     淨耀法師自接任中國佛教會國際事務部主任委員後,覺查佛教界存在著許多待解決的問題,特針對教界與諸多寺院棘手問題做協調與處理,扮演了佛教界與政府之間重要溝通的橋樑。因此,法師於2015年底新北市佛教會換任改選時,在眾望所歸下,榮膺第十三屆新北市佛教會理事長的殊榮,並期許自己以新北市佛教會的平台,為佛教、為社會、為眾生作出更多的奉獻。

 

淨耀法師現任職務:

一、中國佛教會國際事務主任委員兼常務理事

二、新北市佛教會理事長

三、中華民國宗教與和平協進會理事長

四、土城慈法禪寺暨台北普賢講堂住持

五、淨化社會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六、中華佛教普賢護法會理事長

七、普賢慈海家園創辦人

八、佛青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九、中華佛教音樂推廣協會理事長。

 

 

【淨耀法師講經與著作】

一、講經弘法DVD

1. 《心經》

2. 《地藏經》

3. 《藥師經》

 

二、個人著作

1. 《回頭永不嫌晚》

2. 《生活中的智慧》

3. 《生活中的智慧-法音珠璣1》

4. 《生活中的智慧-法音珠璣2》

5. 《淺談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的精神》

  • 886-3-497-1910
  • 886-3-497-0466
  • simjbou@gmail.com
  • 桃園市新屋區埔頂里埔頂路416號
  • Mon - Fri:AM 09:00 - 11:30 PM 02:00 - 17:00
  • 妙覺校方line ID:37771394
  • 妙覺公告專區line@ ID:@eez9313b

活動花絮 更多..

Copyright © MEBOU 2024 All right reserved.